苍穹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苍穹文学 > 大唐,我妻武则天 > 第十一章 百官上殿,朝会开始

第十一章 百官上殿,朝会开始

第十一章 百官上殿,朝会开始 (第2/2页)

众官开始脱鞋。
  
  典仪官唱:“俛伏。”
  
  众官双膝跪倒,趴伏于地。
  
  典仪官唱:“兴。”
  
  众官员站起身。
  
  典仪官唱:“再拜。”
  
  众官员再次叩拜,行了两个稽首礼。
  
  李治俯视着下方数十名官员,心中一阵感慨。
  
  在皇宫内院时,他虽知道自己是皇帝,其实并未有太多实感,直到此时接受百官朝拜,才清晰的感受到手中权利的厚重。
  
  朝会在即,他脑海中,也涌现出许多新的记忆。
  
  唐朝的中枢决策体系,被称为三省六部制。
  
  三省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是尚书省六部。
  
  大唐帝国的所有政策,全部出自于中书省。
  
  按照流程,由六名中书舍人负责制诰拟就诏敕,再交由中书令、中书侍郎检查修改,接着送到门下省审覆。
  
  门下省通过后,才会送到皇帝的御案,等待批准,皇帝批准后,再送到尚书省六部执行。
  
  所以就算是皇帝,想下达什么旨意,也需得先送到中书省制诰,门下省审核,才能通过。
  
  如果宰相们不同意的话,是可以驳回的,当然了,皇帝也有权利罢免跟他唱反调的宰相。
  
  李治初即位时,长孙无忌便同时掌控中书门下两省,尚书省也有他的人,他的权利几乎与皇帝差不多了。
  
  另外,这个流程有两个容易出现的弊端。
  
  第一,倘若中书省宰相与门下省宰相不合,就会陷入制诰、驳回、制诰、驳回的内循环,政令到不了尚书省。
  
  为了解决这个弊端,中书省设立了一个政事堂。
  
  所有宰相和参知政事齐聚一堂,有什么顾忌,相互讲清说明,达成一致,然后再制诰,就不会受阻了。
  
  第二个问题是宰相与皇帝有争执。
  
  比如两省都通过的诏令不合皇帝心意,被皇帝驳回,他们又不知为何被驳回,所以就有了朝会。
  
  朝会便是一个放大版的政事堂,群臣们会跟皇帝好好议论一番,相互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讲清楚。
  
  如此才能达成一致,让政令得以执行。
  
  所以朝会的重要性很大,经常不上朝的皇帝,很容易被奸臣钻漏子,以为四海升平,其实已被阻塞视听。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指的就是唐玄宗晚年沉溺美色,不愿上朝,故而被白居易讥讽。
  
  另一方面,只要朝会上一致通过的议题,将会以最快的速度通过流程,直到尚书六部,落实到地方。
  
  朔望朝又比常朝重要。
  
  常朝只有高级官员能跟皇帝议论,皇帝接触不到底层官员。
  
  朔望朝则允许所有在京官员参加。
  
  有些州县一把手遇到棘手问题,自己无法解决,上疏朝廷,却被京官部门把奏表给扣了。
  
  怎么办?
  
  他们可以派手下二把手或三把手来长安,等着朔望朝,然后当朝告知皇帝,揭露问题。
  
  当然,这样做需要一定的勇气。
  
  如今站在朝堂阶外的那些五品以下官员之中,就有很多州县官员。
  
  因为议题太多,朔望朝往往会持续三四个时辰,从早上一直开会到下午。
  
  为了避免官员们饿肚子,唐太宗设立了廊下食,准许开会中途,让官员们去殿外长廊就食。
  
  当这些记忆一股脑进入脑海中,李治不由吸了口气。
  
  要做一个好皇帝,每天就必须花大量时间坐着开会,接着还要处理中书省和门下省送来的大量奏章和制诰。
  
  如此繁重的工作量,只要体弱多病一些的,很容易早逝。
  
  这也难怪唐高宗身体越来越差,若是得了风疾,这种生活将更是一种折磨。
  
  倘若不上朝,任由宰相把持朝政,他先前打击世家大族的努力,必将前功尽弃。
  
  所以唐高宗才把政务扔给老婆处理,也是无奈之举。
  
  他估计也没想到,自己老婆会这么勇,成为古今第一位女皇帝。
  
  正当李治整理记忆时,御史大夫崔义玄大步出列,举着笏板,大声上奏。
  
  “陛下,监察御史卢博涛无故缺席朝参,臣恳请陛下下旨,抓捕卢博涛上殿,治其大不敬之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许愿系统助我修仙 全球神祇:开局自带抽奖系统 人在洪荒,家师灵宝 重生后,她成了科技大佬的小作精 团宠三岁小公主,她又甜又奶 无仙 贵婿 金融黑客 有请下一位天才中单 桃运神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