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穹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苍穹文学 > 楞严经修学法要 > 第16集《 楞严经修学法要》

第16集《 楞严经修学法要》

第16集《 楞严经修学法要》 (第2/2页)

【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所入就是我们对于六尘的执取,叫做所入。我们住在耳根来说叫做动相、静相,坚固的把它执取,别人一讲什么话,我们心就住在上面,即便没有人讲话,我们也是住在一个没有声音的相状。那么这种有所住的心既寂,被这个回光返照的智慧给慢慢的破坏了,这时候我们对于外在的动相、静相,清楚分明,但是我们不再受到它的干扰,了然不生,就是不再生起执取了。有声音也好,没有声音也好,我们很清楚的知道;我们善用这个声音来弘扬佛法,我们善用声音来赞美佛陀,但是我们不再被声音所系缚了!
  
  在禅宗有一个公案说:有一天德山禅师去参访龙潭禅师。看这意思…走了很久的路,所以他到龙潭禅师道场的时候天黑了,龙潭禅师慈悲啊,就亲自为他安单,拿一个蜡烛走在前面,德山禅师走在后面,快到寮房的时候,龙潭禅师突然间把蜡烛吹熄!本来是光明的嘛,突然吹熄…一片黑暗,德山禅师当下开悟!因为我们一念心性本身──不是明相、也不是暗相,但是我们随缘遇到光明就看到光明,遇到黑暗看到黑暗,所以他从明、暗的变化当中,回光返照──见到明、暗的是谁?他从他遇到境的刺激──回光返照,看到他离相的心性。
  
  《楞严经》的意思是说──
  
  其实:我们生命的每一个事情,都不是你生命的全体,只是生命的一部分,乃至于你今生,也只是你无量的心性当中的一小部分而已。你为什么一定要把它看那么重呢?你今生只是一个心性当中的一个小水泡,一个大海的一个小水泡,如此而已。当然你好好利用这个水泡,会给你带来很大的功德,但是你要住在上面,那你就是一个小水泡,如此而已。你要无所住,这个水泡才有很大的作用,它可以把你带到极乐世界去。所以我们可以看得出来,佛陀对于五阴的执取,只有两个字,就是──
  
  要你放下。你不放下——你回不了家,你就永远在那个地方打转!
  
  你一个广大的大海,你只认那个水泡,那你就很狭隘了!所以我们首先要放下的是什么?外在的六尘,动静二相,明暗二相,放下!但是放下,可没叫你去把它破坏,你还是清楚分明的。不是说放下,我现在眼睛把它闭起来,耳根不要听,不是这样!你照样听,你该做什么,你还做什么,但是你的心不要住在上面,关键在这个地方。
  
  壬二、圆破受阴超见浊
  
  前面是一个外在的色尘,这以下是内心的作用──感受、想象、造作、了别,这都是内心世界的放下。前面是放下外境,这里是放下内心。我们看感受:
  
  【如是渐增,闻所闻尽。】
  
  其实《楞严经》它整个方法都一样,只是过程不同,就好像我们回家坐火车,经过了台中站、桃园站、台北站,但是火车是一样的,方法都是回光返照,没有什么差别。它的整个过程,色阴一破,如是渐增,这个渐增,什么渐增呢?你回光返照的功夫渐增了。
  
  所以:闻所闻尽,第一个闻就是耳根当中能闻的功能;第二个所闻,是所闻的动静二相。前面是把所闻的动静二相消灭,这个地方把能闻的那个受——那个根的受给消灭了;前面叫脱离外尘,这个地方是脱离内根。感受──我们一个人被感受牵缚,在《楞严经》上说,就好像一个人作恶梦。你看你作恶梦的时候,双手都在、双脚也在,但是你不能动,手足虽在却不能动;表示说,我们明明知道说这样做不好、我们也不想起烦恼,但是你就一定要起烦恼,为什么呢?因为你就是住在感受,你不得不被这个感受来牵引。这时候我们慢慢对感受,也慢慢这个感受也放下,这个是闻所闻尽。
  
  壬三、圆破想阴超烦恼浊
  
  这是放下对心中的想象──
  
  【尽闻不住,觉所觉空。】
  
  尽闻不住──第一个尽,指的是动词穷尽;穷尽这个闻,这个闻是感受。这等于是把前面的文再重复一次…尽闻——穷尽对于感受的执取,把这个执取给消灭了、穷尽了,叫尽闻。不住,就是你内心不生满足之想,你继续的回光返照、继续的走回家,不要住在这里。
  
  到最后有什么好处呢?觉所觉空。我们一个人感受消灭以后,就产生一个觉──灵灵觉觉的一个明了的心现前,这个就是你的想象,这时候觉所觉空──能觉的心跟所觉的境,都把它空掉,就是把你心中各式各样的想象,也把它消灭掉,或者说把这个想给放下。当我们把这个想放下以后,古德说是如鸟出笼啊,生死自在啊!
  
  净土宗的祖师说──我们凡夫的想象,不管你怎么想,想好的、想坏的,一定跟贪恋娑婆有关系,一定带有一种贪恋的心。所以我们要建立对净土的想象,第一个先把娑婆世界彻底的放下,然后重新再提起来。
  
  壬四、圆破行阴超众生浊
  
  这更微细了──行阴,这个行阴就是内心的一种生灭的造作:
  
  【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
  
  空觉极圆──是承前面想阴的文。空就是空观的智慧;这个觉我们前面说过,觉结就是──想阴。他把跟想阴相应那个觉,空掉了,而且空到一个圆满(极圆就是圆满)。对于心中那个灵灵觉觉的觉心,是彻底放下了。那么觉结一破坏,空结现前,类似那种无相的虚空的相状现前,这个空就是──行阴。
  
  这时候空所空灭──第一个空,是空观的智慧,把这个所空,对这个空相的执取,也消灭了。那么空相消灭以后,这个时候是什么相貌呢?
  
  生灭既灭,寂灭现前。──这有为的生灭之相就没有,这个时候无为的不生灭相现前。但是这个无为的不生灭相还不是真如,它还是识阴。
  
  行阴──是我们整个生灭因缘当中的所有的动力。生命的水流为什么不断在动?就是因为有行阴,这个行阴是一种很微细的执取。要以净土宗来说,带业往生,你把想阴消灭了,你肯定就可以达到临终的正念,不一定要破坏行阴。当然圣道门那这五关都要破,但是你今天以净土宗的角度,你只要把贪恋娑婆的想法放下,就可以。所以净土宗它是带业往生的,它是不断惑的。净土宗要你把外境放下、把感受放下,把心中对娑婆世界的想法放下,然后再提起佛号,基本上你是临终正念分明是可以做到的。
  
  壬五、圆破识阴超命浊
  
  识阴──就是那个寂灭的相状:
  
  【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
  
  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
  
  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
  
  那么忽然──这是一个关键。这位菩萨从一路走来──放下了外境、放下了内心的感受、放下内心的想法,也把那个依稀彷佛空的相状也放下了,这时候寂灭现前,内心当中一片的寂灭。这个菩萨还是不能住,因为你还没有彻底回家,所以他继续的回光返照,他还是问这个寂灭相:你从什么地方来?这时候突然间,在打坐的一念寂静心当中,啪!一念无生的智慧现前,最后就把那个寂灭相…那个假相也给破坏了。超越世间的有为诸相,也超越出世间的寂灭的无为诸相。十方圆明是指他的功德──一念心性就是指的十方圆明,这种大圆镜智,真俗双照,他的心性开始对一切法观察即空、即假、即中。那么在一念的即空、即假、即中的心中,他内心成就两种殊胜的功德:
  
  一者,上契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他能够跟十方诸佛,分享无量无边的常乐我净的功德,本来微妙、本来觉悟的一念心性,跟十方诸佛具足无量的安乐。这个慈力,就是有成就安乐的力量,这是约──自受用。
  
  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那么他又有一种大悲心,能够随顺一切众生,能够拔众生苦。也就是说,他能够作普门示现,他能够变成一只蚂蚁来教化蚂蚁,他也可以变成无量无边的相貌,来教化无量无边的众生。
  
  所以,佛菩萨的心,他是超越的:第一个他通于佛陀。第二个通于众生。通于佛陀是约着他自受用,他能够跟佛陀三乘共坐解脱船,共同安住在一念心性的解脱船当中,但是他又同时能够跟众生产生感应来救拔众生。
  
  庚三、牒证结答
  
  这个十方圆明有什么好处呢?
  
  正答圆通
  
  【佛问圆通,我从耳门圆照三昧,缘心自在,因入流相,得三摩提,成就菩提,斯为第一。】
  
  兼明授记
  
  【世尊!彼佛如来,叹我善得圆通法门,于大会中,授记我为观世音号。】
  
  结示名称
  
  【由我观听十方圆明,故观音名遍十方界。】
  
  佛陀问我圆通的方法──从我个人来说,我是从耳根修学圆照三昧。
  
  什么叫圆照三昧?从耳根听闻当中,我不向外攀缘,而是反闻闻自性。我就经常问我自己一句话──我为什么能够听到声音?我那个能闻的功能是从什么地方来?回光返照,结果成就了缘心自在。我那一念心,不再被外在的尘境干扰,也不再被内心的根、识所干扰,而入于法性之流,成就真如三昧,乃至于成就无上菩提,斯为第一。
  
  这时候,他就称念一句:释迦世尊!彼佛,(这个彼佛指的是古佛观音如来)彼古佛观音如来,他赞叹我善巧成就圆通法门,在整个大菩萨法会当中,就正式授记我的名号为观世音。因为我在因地的时候是观听,从观照耳根而成就十方圆明(十方圆明──我们前面讲过上合十方一切诸佛本妙觉心,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上合下化,所以叫做十方圆明)故观音名遍十方界。
  
  这个地方等于说出了──整个圆通所成就的功德,就是一念心成就十方圆明。
  
  说:我们今天的妄想一天到晚在外面攀缘,我把心带回家,我把世间尘劳的相状都放弃了,我把我应该享用的名放掉了、利也放掉了,我该享用的都放掉了,那我得到什么呢?你得到了十方圆明。
  
  我们讲一个小故事,诸位就知道什么叫十方圆明,一个有关大悲咒的故事:
  
  大概在十五年前,台中莲社有一个叫普爱姑的居士。这个普爱姑有一个媳妇,住在台东,这个媳妇身体很健康、很喜欢做事。后来怀孕八、九个月,有一天她就坐在客厅想啊:我即将要生小孩,我生小孩就不能去工作,所以我应该在这个时候,还没有生产之前,把家里整理一下。她就里里外外把整个房间打扫一遍。但是一个人一工作就很投入,就忘了自己的身体,等到她工作完之后,她想:坏了!太劳累了。结果她就觉得:不对啊,怀孕八、九个月,这个胎儿应该会动的啊!手会动、脚会踢,怎么一整天胎儿都不动了呢?结果如是过了三天,胎儿都没有动静,她就有个不吉祥的预兆,赶快去看妇产科医生。妇产科一扫瞄说:你这个胎儿已经死掉了,动了胎气,太严重了,你现在要赶快开刀把他拿出来。
  
  这时候她的媳妇就很紧张啊,不知道该怎么办啊,赶快找她的婆婆,就是普爱姑。普爱姑赶快带她去大医院作检查,答案也是一样,胎儿已经是胎死腹中了,要尽快拿出来。这时候普爱姑居士就对她媳妇说:你现在啊,反正你就最后一个关卡,冲冲看,持大悲咒!她们两个在那一天当中,就持了一整天的大悲咒。当然那个时候心力很强,持了一整天之后,再把大悲咒水喝下去。第二天起来,胎儿又开始动了!去检查,欸…这胎儿活过来了!
  
  所以:这尊菩萨是怎么样?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
  
  就是说:为什么我们一念心,跟大悲咒跟佛号一接触的时候,会产生一种加持力啊?因为佛菩萨功德是双向的!我们说阿罗汉的功德是单向的,你看我们忆念阿罗汉没有什么感觉,阿罗汉他的心,可以从生灭的因缘,回到不生灭的功德,但是他没有回来的路。
  
  你看!佛菩萨的心是双向的:
  
  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同一悲仰。双向的。
  
  双向的心他怎么办呢?他就把他的功德安住在他的圣号,安住在他的咒语。所以你看我们跟佛菩萨就能产生感应,为什么?因为佛菩萨心本来就是双向的。
  
  我们在成佛之道这当中,我要提醒大家一件事情──你的过程是很重要的,我们真的是要离开娑婆世界的因缘,但是你是怎么离开的,会影响到你未来是什么功德。你是用断灭的方式,把它全部都断灭的方式而离开的,你以后要回来就很难,你把你的成佛之路,全都断了。你可以选择逃避,当然可以啊!你可以充满着厌恶离开娑婆世界,当然可以,但是你总有一天你要回来,你要成就十方圆明,你就很难回来了。
  
  我希望我们在成佛之道,你要有一个比较长远的眼光,而不是说我赶快先出去,不是这样!我们要知道,我们今天是从假入空,但是你有一天还要从空出假。
  
  《楞严经》这一条修行之路,有什么好处呢?
  
  它的方法就是你要在不坏假相的角度离开娑婆世界。假相没有错,你现在用一种极度厌恶的心来破坏假相,那你以后怎么办呢?你后半段──你要成就菩萨阶位,你怎么走呢?你想过这个问题?你怎么回入娑婆呢?
  
  所以本经的方法,提供我们成佛之道一个非常好的方式,就是──你不要破坏它,你只要不随妄转就好——无住。你到极乐世界去,你下一次再回到娑婆世界,你还是可以跟众生结缘,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因为你刚开始离开的时候,你就没有破坏众生的假相,你还回得来。
  
  《楞严经》的好,不是只有断烦恼,如果是要断烦恼,那小乘方法多的是,它这个断烦恼是没有后遗症,问题在这里。小乘的方法用非常激烈的方法,其实那个问题后面很麻烦。你看在《维摩诘经》,佛陀在弹偏斥小,叹大褒圆,阿罗汉对自己的悔恨,他当初不应该用这个方法来断烦恼的,可以选择更好的方法。
  
  所以如果你有志于──想要成就大乘的功德,你的目标就是追求十方圆明,那你未来的功德是双向的──上合十方诸佛,下合六道众生。当然,你要成就这样的功德,你的因地就是不能坏假相。
  
  我希望大家要知道:我们不是断烦恼,我们是在转烦恼。
  
  人生是转,而不是要你去断,你断了它,你以后怎么办呢?你对于因缘所生法,你怎么办呢?
  
  诸法因缘生──你掌握一个圆满的方法,你自然产生圆满的功德。
  
  你选对了正确的方向,你自然达到相应的目标,所以这个方法是很重要的。结果不是问题,你的过程会影响到你的种性,也就影响到你成佛的快慢。不是说:你先学佛你就先成佛,不是这样子的!你看看《法华经》你就知道,先走的,不一定先到啊!看你坐什么车乘,你坐了大白牛车,你就很快!有些人他烦恼就断得很快,而且他修行是修得很正常,有些人是越修、个性越奇怪,这就是有问题了,方法不对啦,不够善巧!
  
  好,那我们到这个地方,把整个自力的法门——把心带回家,自力法门回家的方法都讲过了,我们下一堂课讲,从一个他力的角度怎么回家,下一堂课再来说明。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许愿系统助我修仙 全球神祇:开局自带抽奖系统 人在洪荒,家师灵宝 重生后,她成了科技大佬的小作精 团宠三岁小公主,她又甜又奶 无仙 贵婿 金融黑客 有请下一位天才中单 桃运神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