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穹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苍穹文学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 第320章 道家鼻祖老子

第320章 道家鼻祖老子

第320章 道家鼻祖老子 (第2/2页)

有一天夜晚,忽然东方紫云聚集,滚滚而来。
  
  懂天象的尹喜知道,这预示着将有不凡之人自东而来。
  
  函谷关是西去必经之处,于是尹喜就急忙赶回了函谷关,等待贵人的到来。
  
  一天傍晚,夕阳西斜,红紫满天,一位皓首白须的老人骑青牛来到关前。
  
  当尹喜知道这位老者就是闻名天下的智者老子时,喜不自禁。
  
  看到老子这是要隐居的架势,尹喜想把老子的智慧留存下来。
  
  于是,就有了让老子著书的想法。
  
  但尹喜知道,隐退之人都是性情中人,像老子这样的人更是勉强不了的。
  
  尹喜觉得要求老子著书有些为难,很不好意思。
  
  但尹喜也不会上来就要求老子著书的,于是请老子到官府会谈。
  
  尹喜与老子是同道中人,在志趣上是一致的,他们有共同的话题。
  
  有了共鸣之处,谈得很投机,彼此之间惺惺相惜。
  
  尹喜在谈话到了适当的时候,才开口恳请老子。
  
  先生是当今的智者,不会把自己的智慧悄悄地据为己有,一定是将天下人变得有智慧当作自己的责任。
  
  如今先生就要隐居,今后向先生求教,找到先生很难,先生何不把高明的思想著述为书,留给世人呢?
  
  我知道这样的要求太勉强先生,有些强人所难,但还是请勉为其难地著书吧。
  
  尹喜的态度打动了老子,于是老子就在函谷关住了下来,开始著书。
  
  直到书稿完成,才离开了函谷关。
  
  老子根据自己对社会的观察和生活的体验,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著述上、下两篇。
  
  上篇起首为道可道、非常道,故称《道经》,主要讲道是宇宙根本。
  
  下篇起首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故称为《德经》,主要讲如何遵循道来处世。
  
  但有些可惜的是,老子最后去了哪里谁也不知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但好在老子把自己的智慧留了下来,这才让后人能够通过《道德经》洞悉道的真谛。
  
  “自然有自然的规律,社会也有社会的规律。”
  
  “正是有这看不见的道,社会才在不断运转中。”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益复杂,社会矛盾逐渐激化。”
  
  “导致这些矛盾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强求的欲望和贪婪,破坏了自然规则和社会规则。”
  
  “对于出现的问题,无为思想正是一剂良药。”
  
  “老死无为的人生态度贯彻到社会政治领域,就表现为一种小国寡民的社会形态。”
  
  “也就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这里的意思不是所谓的封闭自己,而应理解为不相互影响、不相互干涉、不搞文化输出。”
  
  “人民之间都能够保持他们自己的风俗习惯,都可以安居乐业、幸福生活。”
  
  “而治理一个国家和个人处世之道,也是一个道理。”
  
  “老子主张要尽量减少扰民,以此来使天下达到安定。”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
  
  “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国家一旦把利益看淡了,不与民争利。”
  
  “老百姓就会安居乐业,国家也就会因此而长治久安。”
  
  “但是小国寡民,其实也是老子提出的一种乌托邦式的幻想。”
  
  “对于孩子,父母望子成龙,把压力强加给孩子,导致孩子出现极端的新闻屡屡见不止。”
  
  “对于年轻人,工作结婚身处压力中心却得不到理解,抑郁无助也越来越多。”
  
  “顺其自然的选择自己的生活,这其实就是一种无为的态度。”
  
  “所以说,老子不是让大家消极避世,而是积极努力。”
  
  朱元璋:《道德经》是中国人的文化自信,读《道德经》,可以仰观宇宙变化,俯察世事浮沉。
  
  他曾经花费大量时间潜心揣摩《道德经》,终于大彻大悟。
  
  自此以后,他觉得自己的人生到达了一个全新的境界。
  
  在他看来,《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
  
  《道德经》有着无穷的魅力,能跨越时间和地域的隔阂。
  
  《道德经》全文虽只有五千多字,却指明了天地万物的运行发展规律。
  
  它告诉世人行事为人所应遵循的法则,指导世人应该如何去面对世界、周围以及自己。
  
  大至天地,小至尘泥,到修身、养生、处世、治国,万象森罗,尽收眼底。
  
  《道德经》蕴含的道理非常之广,他对其中的内容大为感兴趣。
  
  《道德经》有谈到天地法则,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认为这世上唯一的不变就是变,世界上最确定的本质就是绝对的不确定。
  
  宇宙间唯一永恒的事情就是演化,它是最强大的力量,它驱动一切。
  
  《道德经》谈到为人之道,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虽然老子的认知是高维世界的,但老子的姿态是极为谦卑的。
  
  老子认为,人最好的姿态像水一样。
  
  水的特征是柔弱,水也可利万物,所到之处就是生命。
  
  他兴趣最大的就是《道德经》的养生之术,里面提到养生就是养道、养德,清静无为。
  
  养生就是养道、养德,离开道德修养,修身就失去其根。
  
  因此才有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养生之道。
  
  老子认为保持恬淡为上,知足常乐,不去追逐名利,可使精神内守,有助于养生。
  
  “无为并不是消极应对、无所作为,而是凭借无为而有为。”
  
  “努力顺天时、随地性、因之心,在该用力的地方用力,在该放弃的地方放弃。”
  
  “老子的思想充满了朴素的辩证法色彩,辩证法思想是老子哲学思想的鲜明特色。”
  
  “道家有一句话,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讲的就是这种辩证的思想。”
  
  “或者就像是成语那样,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老子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孤阴不生,孤阳不长。”
  
  “万事万物都有着两面性,而学会将矛盾互相转化就是老子辩证法的核心。”
  
  “所以当我们处于顺境的时候,不要忘乎所以,要居安思危。”
  
  “当我们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时,也不需要妄自菲薄。”
  
  “因为当人们走到低处,也是开始向上走的开始。”
  
  “而且老子的这种思想,也蕴含着以柔克刚的道理。”
  
  “在很大程度上来说,老子提出的种种思想就是为了改造现存不合理的社会。”
  
  “但是老子的努力并没有获得应有的回报,他的政治主张在统治者面前并没有用武之地。”
  
  “但对后世影响来说,老子的思想早已突破国界,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俄罗斯大作家托尔斯泰等世界著名学者对《道德经》都有深入的研究,并都有专著问世,所以老子也是西方人眼中的东方三大圣人之一。”
  
  “鲁迅说,不读《老子》一书,不知中国文化。”
  
  “胡适更为推崇,他称老子是中国哲学的鼻祖,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哲学家。”
  
  对于各朝各代的老百姓而言,老子和孔子一样都是耳熟能详的圣贤。
  
  老子是历史上最难定义的人之一,他的生平事迹就如同他的思想一样,玄妙不可言,神秘又极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老子作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成为了道家的甚至是先秦哲学的一道标杆,在众人的眼里老子是神一般的存在。
  
  对于《道德经》这本书,各朝各代的老百姓看法也不一样。
  
  有的认为这是一本关于修身养性的书籍,也有人认为这是一本治世之书。
  
  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是老子所传递的思想却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
  
  老子在书里阐述了,道是中性的。
  
  老子将道拔高和神秘化,道既是可道的又是不可道的。
  
  他试图说明道的存在,道的作用,以及世人应该如何掌握这世间万事万物的道。
  
  老子企图维护旧道,即旧制度、旧秩序。
  
  但在当时的社会动荡背景下,必定不得人心,人人喊打。
  
  也只有少数智慧之人才可以理解老子的道,天地万物自行其道,又都脱离不了自然。
  
  不管怎样,对老子其人,有褒有贬。
  
  不同时期世人对老子的理解就不一样,在经世致用的时代,老子的学说就没什么大用。
  
  但可以将老子的学说视为修身养性之术,也能在其中找到治国的方法。
  
  站的角度不同,自然得到的理解和领悟就不同。
  
  司马迁《史记》中关于老子提到不知所终,老子在他们的眼里又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没有人知道老子是怎么离开这个世间的,有的人认为老子葬于故土,有人认为老子出了函谷关后在青羊宫得道成仙,更有人认为老子骑青牛去了印度教化胡人。
  
  不管是哪一种传说,老子离开了,但老子的思想和学说仍旧影响着一批批的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许愿系统助我修仙 全球神祇:开局自带抽奖系统 人在洪荒,家师灵宝 重生后,她成了科技大佬的小作精 团宠三岁小公主,她又甜又奶 无仙 贵婿 金融黑客 有请下一位天才中单 桃运神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