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恢复和平继续发展 (第1/2页)
众所周知,西辽和大宋的关系这些年一直非常和睦。如果不是李纲的问题,应该会继续和睦下去,毕竟对双方都有好处的事,傻子才会不干。
但这不是李纲出了事了吗?吴拱和岳云前往大同府之后,传达了赵官家的意思,仁保忠、李若虚和曲端、李世辅还正准备商量对策,怎么一起冒坏水让西辽出点血,就听说了天德军节度使耶律燕山自尽谢罪的消息,这下反而有点儿被动了,人家都给死了,再严苛好像有点儿过不去。
可是官家的圣意,咱们又不能违背,一时陷入两难。
不过很快他们也就不用两难了,因为西蒙古部以西乃蛮部勾结了心怀不满的敌剌部和茶赤剌部,准备造反,好巧不巧,他们因为地理原因,必须得经过东胜州西部的一条狭长山谷会师,这宋金对峙时期的要害,李纲又出了这等事,宋军焉能容他们在眼皮子底下过?
曲端身为主帅,听说了他们异动,虽然本质上觉得耶律大石应该不会傻到这个时候和大宋再搞军事摩擦,但是已经到了宋朝边境,哪敢不注意,当即就要点齐人马。
还是岳云历练出来了,当即道曲郡王容禀,“小子觉得此时敌情未明,您身为主帅,不应该离开大同重镇。既然他们人数不多,小子和吴拱带着各自人马,先去探探路,骑军来往迅捷,若真有不妥,再请郡王和李副都统出手也不迟。”
曲端比之三年前,到底少了几分阴阳怪气,看了看岳云这敦厚小子,呵呵一笑,说道:“岳王倒是生了个好儿子,也罢,你说的有理,我的确不能轻易离开大同,去吧。”看来还是实战争磨练人,这呆头鹅几年前哪敢这样说话。
但没想到的是,他们一进东胜州,就发现了这是一场小型的叛乱,虽然不是冲着大宋来的,但却在大宋的境内会产生极大的危险,当即也顾不得西辽那边儿以最快的速度通知大同骑军,和距离最近的城寨郭浩和乔仲福。
不得不说,脱里这家伙确实对赵官家忠心,但治理能力确实不行,在西蒙古境内,赏罚不公,导致许多部落人心疏离。这次是带着北伐获胜后,宋朝方面赏赐的马匹、铁器和武器来的。
岳云一看不妙,一马当先,大喝道:“尔等俱是我中国属国子民,当年当着中国天子面签署敕约,如今胆敢在我大宋境内生事,是当我军无人敢战了吗?”
当时正值下午太阳落山时,岳云一身银甲端底,威风无比,吴拱跟在身后更是端庄稳重。虽然二人身后只有两千兵马,站在这茫茫荒原上实在有点寒碜,但架不住岳云的名气大,而且大宋御营灭金名气更响。各部族联合叛乱,说难听点儿就是乌合之众。当真有几分被他吓住了。
前文已表,这茶赤剌部乃是耶律燕山自辽国万里带来的,对他的死最为惶恐,而且关系到自身利益。最先按捺不住开始进攻。
岳云打马而上,使出当年捶死王伯龙的力气,大刀连着砍翻了两员大将,当即就把这士气拉了上去,但是终究人数差异太大,人家蒙古人和西辽人游牧民族,几乎全民皆兵,眼看人手越聚越多,岳云方面难免吃亏,再说他带的毕竟是训练不过半年多的御营右军。吴拱部的骑军更是在马术上拼不过这些少数民族。
全靠岳云凭借个人勇武,而且到底指挥过大型战争,镇定自若,不断变阵,唬住了他们,才能拖延时间,眼看这场仗从下午打到了晚上,郭浩和乔仲福才带着五千人马,扔掉辎重,火速赶来。
这一下情况陡变,都是经历过北伐的虎狼之师,难道金国人都不怕,还怕怕你们这些乌合之众?很快就变成了单方面的屠杀。
等曲端赶到,因为路程问题,黄花菜都凉了。
曲端不甘心被郭浩抢了风头,俩人压根儿就不对付,冲着岳云迁怒道:“你个小子不是说率先通知我的吗?为何是他先来了?”
岳云这嘴皮子是没练好,不敢顶撞上官,而且曲端那张嘴,他是注定比不过的。
吴拱看在历经生死的交情,倒是肯为他分辩一句,禀告道:“郡王息怒,这求救信号兵是属下派的,应该是郭副都统的兵马正在例行操练,所以才来的比咱们骑军快,请您息怒,这次到底造成的伤亡小,都是大宋军队,也是好事。”
曲端一滞,看着正在哀嚎求生的后军重伤员到底是没在说什么,反而示意随行的军医赶紧帮忙。
这次叛乱人马共有三部七千多人,几乎全军覆没。当然得留下几个活口,不然岂不让大宋有理说不清了?
就是耶律大石听说了前因后果,也暗道一声好险,他即将万里西征。任何一个不稳定的因素都可能造成大辽的分崩离析。何况是两个部落的叛逃和西蒙古勾结叛乱,说不得这次还算是大宋帮了大辽的忙。
更为难得的是,这次大宋的出兵,也让西辽内部的反宋势力闭了嘴。
因此,耶律大石拍板,为了获得大宋的支持,不仅正式道歉和赔偿,好好礼送李秀之和烈士家属出境,而且割让河西六州的瓜沙二洲给中国天子,让两个大国化干戈为玉帛,继续一东一西的发展。
同时,他在给赵官家的私人信件中,也隐晦的表明了河西六州早晚会在他大胜之后归还宋国,请赵官家也给自己一些时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