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五章 皇帝陛下的一天[1] (第2/2页)
三省名义上是三个机构,实际上,中令、门下令和左右尚令同在政事堂里办公,都被时人称为宰相。有时候,人们也会把左右仆射列入其中,但大多数时候,并非如此。
尚省下设六部,分别为:吏、户、礼、兵、刑、工。礼部负责典礼、科举、教育等,礼部尚管宁;吏部负责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吏部尚崔琰;户部负责人口户籍、赋税财政等,户部尚项奉;兵部负责军事、防卫等,兵部尚田丰;刑部负责刑狱,依据法律逮捕、处置有罪的人,刑部尚岑澜;工部负责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工部尚岑涛。六部尚皆为正三品。
其中,岑氏一门两尚,众人都觉不可开此先倒,张涵却觉无稽。大理寺为最高司法机关,负责司法,依据法律审理案件,大理寺正卿也是正三品。即使将钟繇与岑澜对调,还不是换汤不换药。张涵遂不作理会,依然钟繇为大理寺正卿,职责类似于**官。
此外,审配就任御使中丞,负责监查百官,可以风闻奏事。
文官大体就是如此了。接下来,再说说武将。
张涵可不会给宰相操纵兵权的机会。兵部的权力被大大削弱了,主要负责的是装备和后勤的生产、采购,职务和军街的晋升,粮饷地发放。军部与政事的沟通等等。当然,所有将领的任免必须经过皇帝陛下地御批,尤其是指挥几个重要军团的将领任免。必须有张涵的亲笔诏。这也进一步的削弱了兵部地权限。
张涵将军事分为五部:参谋部、军务部、陆军部、海军部和武备部。
参谋部负责搜集邻**队的情报,拟定和组织实施战略战役计划和动员计划,拟定和组织实施武装力量建设计划,掌管军队的装备计划以及军校。建立了专门地机构从事地图的测绘和战史战例地研究。为了确保计划切实可行,的参谋人员和军校教官,要定期在一线部队和参谋部之间轮换工作。参谋尚为张罗。参谋侍郎为郭嘉、张音。
陆军部和海军部掌管军队的组织建设、军事训练、行政管理等事务,陆军尚为伍子方。海军尚为黄庭真。
武备部就是后勤部,下辖若干武库,主要职责是装备、物资的管理和补给,武备尚为张超。
军务部负责指挥并协调各军种、备战区及各种军队地作战行动。以及所有其它事务。军务尚为张奂。
这五部互不统属,皆直接听命于张涵本人。所有重大地军事行动,都需要五军部尚和兵部尚在皇帝面前合议。御前尚合议会由皇帝亲自主持。六部尚提供意见和建议,以辅助天子决策。一般说来,政事堂决定战略,即开战与否,参谋部制定战略战役计划,军务部执行改计划。也就是说,政事堂决定开战之后,事情就不由他们主导了,除非政事堂宣布停战。当然,在此期间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得到皇帝本人的同意,否则是无效地。毕竟,这依然还是个帝国,皇权至高无上。
四宰相可以旁听御前会议,并在会议上发言,但没有表决的权利。若皇帝本人不能发表意见,六尚的决议即为最高决策。只有六部尚不能形成统一的决议时,方听候四宰相裁决。若四宰相依然不能作出决定,才由左尚令裁决。自然,这种情况是为了预防万一,发生的可能微乎其微。没有人把这当真,也许几百年后派上会用场,也许永远不会一一再坏的决定,也要好过没有决定,故而张涵制定了这规定。
值得一提的是,张涵不喜欢宦官,没有任命任何宦官担任官职,并公开下诏将此立为禁倒。这道诏令受到了热烈欢迎,历经了两次党锢的腥风血雨,没有任何士人会喜欢宦官。与宦官类似的,还有外戚。纵观东汉历史,外戚与宦官交替执政,多有为祸天下者。
此前,张涵也是有所防范的,王眸的两个弟弟都在郡守、国相之列徘徊,没有担任重要职务的。如今,张涵当了皇帝,遂下诏令,明令禁止外戚担任显要之职。
然而,张涵禁得了外戚,却禁不了皇族。张涵以族人起家,得力部曲中,多有张氏近支同族。在这些重臣之中,张涧、张奂、张超、张罗都是不出五服的近亲。这些人是不可或缺,无法取代的。再说,张氏族人在朝中、军中都是一支骨干力量。张涵行事不妥的话,是会冷了众人的心的。
可是,皇位的诱惑力太大,皇家是没有什么亲情可言的一一宋太祖和宋太宗那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就因赵匡胤却不过面子,最后落了个烛光斧影。思来想去,张涵也是放心不下,哪怕是为了防微杜渐,也必须给将来立个规矩。于是,张涵就婉转地将意思分别知会给了四人,话里话外的意思局势一个放弃皇族身份,另立门户,方可就任朝中重职。
放弃皇族身份,也就意味着公开放弃了皇位继承权。坦率地说,张涵儿子众多,这四人根本没可能继承皇位的,他们也不愿意在这上面犹豫令张涵起了疑心,后果很严重。明白了张涵的意思之后,四人都痛快地放弃了皇族的身份。他们也明白,张涵不是在防范他们。见四人识趣,张涵一高兴,便给每人在爵位上提了一等,多少也有补偿之意。
后来,皇族不得担任朝中重职,及放弃皇族身份爵位提一等,都成了不成文的规矩。这些却是后话了。
众朝臣行礼如仪过后,朝会便开始了。
百度搜索阅读最新最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