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一章 三公书 (第2/2页)
“董太尉,董太尉……”
吴林脸色涨的通红,大声喘息着,说不下去了,他害怕的双腿都在发抖,可还是一个字也说不出来,憋了半晌,他怒吼一声:
“董贼祸乱朝纲,欺君枉上……”
怒吼是吴林自己的想象,他的声音颤抖的如风中的火苗,半点气势也没有,令他自己都感到羞愧。不过,这就够惊人的了。吴林为人圆滑,颇爱趋炎附势,谈不上怯懦,却也比较软弱,少与人有争执,想不到……
吴林不知道自己会说出如此话来,恨不能打自己几耳光,要不,能昏过去也好,然而,他抖作一团,连身前矮案都被他带动,发出轻轻的哒哒声,却清醒的很。
“来人!”是张涵那平淡的声音。
“不用!我自己能走!”
吴林心知不免,挣扎着站了起来,但他害怕死了,走了没两步,就腿上一软。栽倒在地,只听得身后一片哄堂大笑,乐安相还幸灾乐祸地说了句:
“何必呢?害怕成这个样子?”
一阵脚步身传来,吴林扭头一看,竟是张涵!也不知是哪里来地力气,吴林一翻身坐了起来,戳指大骂:
“张涵!你这狗贼不得好死!”
吴林的声音平静了许多,也依然没什么气势。张涵也不生气,和煦地笑道:“放心!文山,我的命长着呢!”
张涵的话又引起几声拍马的笑声,随即笑声嘎然而止,如同被利刃切断,张涵竟躬身向吴林做了个大揖。“文山,冒然相戏,得罪之处,还请文山见谅!”
一转身,张涵脸色立时就变了,他厉声断喝道:
“来人!给我把这四个党附董卓的奸贼拿下!”
“啊?大人冤枉啊……我是虚与蛇委,不,我是虚张声势……”
局面急转直下,别说吴林看不明白,在座的没有谁是明白的。唯有济南相立刻改口,不过晚了。吴林看完了开头。却没看到结尾,大惊大喜之下。他晕过去了。
张涵地名声,确实谈不上好,但他安顿流民,镇抚青州,天下俱乱而青州不乱,也是有相当声名的。当然,张涵的名声比较复杂,有说好的。也有说坏的,总体而言。也还过得去。之前种种,张涵还可以推脱为时势所迫,不得已而为之,今后欲成大事,名声便要爱惜了。
因此,张涵断然就不会支持董卓。不过,要彻底控制青州,裁员势在必行,张涵总要有个借口,于是便有了上面这一出戏。
随后,济南相、乐安相、平原太守和齐国相被就地免职,张涵辟北海相吴林为长史,使华相齐国,韩子文守东莱,王冶相北海国,许陵相乐安国,孙和相济南国,岑涛守平原,项奉任簿曹从事,张超任兵曹从事。
别驾甄子然在去年生了一场大病,虽有华佗救命,也需要较长时间静养,张涵使他转为安平从事,不领实职,安心休养。张涵本来准备辟东莱太守王罗为别驾,但王罗拒绝了,张涵就把戏志才任为别驾。
当然,张涵连东莱太守都备好了,断不会容忍王罗在此逗留。张涵便把各守相的亲兵,外加整军中淘汰下来地――不是战术不合格,而是纪律不好的,或者不肯从命的,张涵给王罗杂七杂八凑了三千兵丁。这些兵丁泰半是各守相的私兵,张涵也不管那么多,强讨硬要,都给弄到了手,然后一股脑地塞给了王罗,又给了他一批粮草,将他打发出去,征讨薰卓去了。至于,王罗能否驾驭这些人,那就是他自己的事了。
张涵不会支持董卓这个失败者,对于群雄讨董卓这么白痴的事,也不会参与其中。注定不会成功的事,与他没有关系。有这时间,还不如多下些工夫整治青州。反正,青州也派出一员大将王罗统率着‘大军’前往,张涵觉得就可以了。
整编后的青州军,张涵将之分为七军。其中,伍子方独领三千骑军,张英、高顺、张恒、刘文标和孙成良各领六千兵马,王文祥领一千亲军。组成这支亲军的,是由青州兵中选拔出来的英勇善战、立过战功、年纪在二三十岁之间地。张涵有意把亲军变成一支教导队,对他们进行低级军官的教育训练,以增强青州军地战斗力和忠诚心。而原有亲兵除了少数人被保留在州牧府中,成立了参谋室,其余被分散开来,加入军中担任中低级军官。
紧接着,张涵调派人员,加入流民屯中,对各治安小队淘弱留强,重新分组,分别配备了武器,其中符合标准的,开始了全日制严格训练,预计半年后完成训练以后,青州兵力会增加到七万以上。张涵是很想将青州与鲁过联系起来,不过,那需要张家搞定鲁国、琅邪国和泰山郡,就算丁硅不姓张,也太刺眼了。由于张昭更重视海曲船场,张涵地二叔张桓便担任了琅邪国相。在鲁国与青州之间,仍然隔着一个泰山郡。大批武器装备过境,仍然是一件麻烦事。张涵手里的武器不够用,这些屯兵只装备了环首刀和长矛,少量弓箭,并没有装备铠甲,平日里的负重训练,都是在使用以沙袋。
这些事情都是闲话了。群雄讨薰卓是多么轰轰烈烈的事,张涵可不会就这么算了,只要操作得当,这其中大是有利可图。
与此同时,天下各州郡都在积极准备着。曹操不顾董卓表他为骁骑校尉,弃职潜逃,一路历经艰险,返回了陈留,散家财起义兵,准备讨伐薰卓,收到书信时,曹操已经集五千众起兵讨董了。在潜逃途中,曹操遭到了沉痛打击,他误杀了吕伯奢家人,心中凄惨已极,却全然无计可施。但事情做了下来,他也没有办法,只好收拾伤痛,继续征程。
薰卓初抵阳,袁绍还心存侥幸,不肯从鲍信之言。待董卓控制了阳,袁绍方知不好,不敢在阳停留,逃回了渤海故里。袁阀势大,又有人劝说,董卓未罪袁绍,反而任他为渤海太守。袁绍便勾连诸友,图谋起兵,然韩馥对他素有猜忌,派数部郡国从事领重兵守之。得此书信,韩馥踌躇再三,还是召回了从事,袁绍大喜,遂起大兵,为众人推为盟主。
斯时,袁绍叔父袁隗为太傅,袁家老幼五十余口尚在阳。闻袁绍起兵,董卓尽诛之。
手机问:httpp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