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无题 (第2/2页)
“没事!太阳太刺眼了,一会儿就好!
感生民之艰辛兮,叹华夏之多难;
感豺狼之纵横兮,叹伯润之彷徨;
……”
张涵嘴角露出一丝莫名的笑意,有什么可害怕的,有什么可彷徨的,在这个世界上,他生来就是要做大事的,灵帝、张让、何进算什么,都是死人;鲜卑、乌桓、羌人算什么,都是浮云;曹操、刘备、孙权算什么,都是杂草……
“主公!”
刘文标大喜,好了,恢复正常了,坏了!刘文标往四周一扫,亲兵把人都赶走了,一会儿得想个办法,再把这话传出去……
――――――――――――――――――――――――――――――――
“哦,你说你不要奖赏,要田娥?”
正想做一番大事的时候,却听到这个要求,张涵大怒,但他城府日深,并没有反映出来,话是疑问句,语气里却平淡很。
“是!请主公成全!”
张音在旁边急的直跳脚,钱山是麻雀里的得力干将,又立下如此大功,眼看就是要大用的人了,却偏偏放不下一个女人。
“文端,你这次做的不错!”
张涵上下打量了钱山好一会儿,没有说答应与否。先夸奖钱山……不,应该称他钱正明了,没有理会钱正明地谦虚,“不仅仅是不错,你做的非常好!
如果没有你的准确情报,以青州的兵力,只能据城以守,待形势清楚后再做打算。不过,到了那个时候,黄巾必会攻下不少县城,裹挟青壮,持有武器,势力大增。其士卒又经历战阵,以青州的兵力,便不是一时半会,可以平定的了……
文端,说你挽救了青州,绝非溢美之辞。”
“主公过奖了!”
张涵一摆手,制止了钱正明的谦逊,也全当没有看到张音的惶恐,他所说地都是实际情况,并无夸张。但这些话本不应说出来的。
“按说,以文端的功劳。多少女人都可以赏你!
可是,”
张涵双目炯炯。紧紧的盯住了钱正明,他有意停顿了一会儿,钱正明很快就承受不住压力,低下头去,避开了张涵的目光。
“田娥是什么人,毋须我多说,你很清楚!
管亥造反,理应诛其全族。三姓村全杀了也不冤枉!
不过,我本有心网开一面。留下老弱妇孺,留田娥一命,又有何妨!”
钱正明大为欢喜,惊喜地抬起头来。张音立在一旁,听到这里,心知钱正明完蛋了,侧过头去不忍目睹。
“但是,文端你这个样子,今后让我如何能够再相信你?”
张涵的话语里透出一股寒意,钱正明抖了一下,惊喜地表情凝固在了脸上,一点点地褪去,但是,钱正明来此之前,就已下定了决心,不计生死,愕然了一会儿,才跪倒在地,伏在地上恳求道:
“钱正明别无所求,但请主公成全!”
钱正明的声音不大,却透出一种坚定不移的决心。
民不畏死,奈何以惧之,算了,张涵有点疲倦,朽木不可雕也。
“好,我答应你!不过,钱正明,路是你自己选的,你不要后悔!”
“主公,文端他一时糊涂……”
“元心,不用说了,人各有志,退下吧!”
看着两人退出,张涵思绪万千,真是个热血青年,竟然作出了如此的选择,放弃了大好前途,只为了一个女人,这就是爱情吗?
张涵有点好笑,真想对他施以宫刑,看看一个太监,如何维持他那纯真的爱情……
其实,钱正明是愧疚,是爱情,是什么都不重要,他选择了田娥,只说明他性格上有缺陷,从此以后,再也不能接触机密了。回过头来,给他安排个无关紧要的闲职好了。张涵想不明白,田娥的亲人都因钱正明而死,难道他没用脑袋想过,他娶了田娥还会有什么幸福可言,生活又不是言情,他这一辈子是毁了……
张涵也没有心思想太多,刚刚剿灭了黄巾,事情正是多的时候,战后总结倒无须张涵关心。这已经是族学的习惯了,青州黄巾虽然不成气候,该做地也一步不会少,作战中哪些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地,哪些有局限性,哪些可以更进一步,刘文标会组织各单位进行,最后参谋们会给他一个报告。
但是,杂七杂八的事情多得很。立功地将士卒要奖赏,失误的将士要惩罚,俘虏的黄巾骨干处死便是,但其家眷也是需要处置的。东莱、北海、齐国、乐安和济南都顺利地剿灭了黄巾,平原却出了岔子。平原经过上次黄巾之乱,伍子方大杀一遍,治安本有好转。
然而,平原其时形势混乱,平原太守准许了各地组建私兵。乱后当地豪强的势力膨胀,勾结长吏,横行乡里,是青州兼并最厉害的地方。很多平原人都被迫跑到东莱去捕鱼了。留在当地勉强维生的人,怨气很大。太平道在当地恢复很快,还有所发展壮大。加之,去年乌桓人入侵冀州,劫掠国。张涧已经许久不往平原安置流民了,剿灭流民主要依靠张英率领的两千人马,其他就是平原兵,兵力部署便被黄巾看出了破绽。一击未能剿灭黄巾不说,平原黄巾提前而起,声势浩大,攻打郡县,还真里应外合,攻破了两座县城。
虽然,在张英地率兵围剿下,黄巾存不住身,又得知其它地方的起事失败,张饶便带着黄巾渡过马颊河,北进冀州,张英带着人一路追赶,也未能逮住张饶,只是将黄巾打散了。冀州刚被乌桓人劫掠了一遍,流民众多,黄巾恢复很快,对张英越境围剿,冀州当地官府也不是很支持,看来,是要打上一阵儿了。
而青州剿灭了再起地黄巾,其它地方的黄却又蜂起,徐州黄巾、益州黄巾、黑山贼、白波贼都横行一时。
八月,初置西园八校尉。小黄门硕为上军校尉,虎贲中郎将袁绍为中军校尉,屯骑校尉鲍鸿为下军校尉,议郎曹操为典军校尉,赵融为助军左校尉,冯芳为助军右校尉,谏议大夫夏牟为左校尉,淳于琼为右校尉:凡八校尉,皆统于硕。
ps:抱歉.有点事.晚了一会儿
手机问:httpp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