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戏志才 (第2/2页)
戏志才闷哼一声,“少敷衍我,小心我去告密!”
张涵静静地看了他一会儿,面色不变,一点表情都没有。
戏志才微笑不语,这也想吓他。不过,时间一长,戏志才却有点挺不住了。屋子里安静的像是坟墓,静谧中蕴藏着杀机……很快,他的笑容就僵硬了――维持微笑不变也很难。
戏志才怒目而视,用力揉着僵硬的脸颊,恶声道:“我这是肌肉僵了,可不是怕了!”
张涵也不以意,摇头晃脑道:“文臧,你我相知多年,何必说这些闲话,你去会有用吗?而且,难道你会去吗?”
戏志才呲牙咧嘴,苦笑道:“不会!”
当然,不会!
不说多年来的情谊,不说张涵比灵帝强一百倍,只从利益成败考虑,戏志才也不会去。
如果张涵造反,轻易就能煽动几百万流民――这样的办法,戏志才随随便便都能拿出来七八条。他能想到的,张涵没有理由想不到。此外,张涵身为青州刺史,若是打起“清君侧”的旗帜,立刻就能拿下青州,并掌握相当部分郡国兵。那样一来,势必会比黄巾之乱更为可怕。那时候,大汉国内忧外患一起发作,只怕立刻就会完蛋。灵帝就算知道张涵想造反,也只能安抚。何况,戏志才没有一点证据,能否说动灵帝那个糊涂鬼,还在两可之间。
灵帝从来就不是个明智之人,他曾经问过侍中杨奇:“我和桓帝比起来,怎么样啊?”言下之意,灵帝认为自己要比桓帝强很多了,自然也希望杨奇知趣,说些恭维的话。可是,杨奇却不想昧着良心说话,便对灵帝说:“陛下之于桓帝,亦犹虞舜比德唐尧。”――意思是说,不要比了,你还不如桓帝呢!
――――――――――――――――――――――――――――――
戏志才跟随在张涵身后,穿过内院的一处隐蔽角门,转了几个弯,穿过一处狭长的甬道,沿途一个人影也没有,最终进了一座小院子。院子里没有任何装饰,平平整整的青石地面,没有花草树木,没有死角,是一间小小的四合院,戏志才在这里才看见几个面熟的亲兵守卫。
张涵成为青州刺史以后,对刺史府的内院进行了翻建。在刺史府的内院里,有一个偏僻的院落与其它庭院分开,那里是张涵亲兵休息的地方。院落的形状不规则,小院子就隐藏在院落消失的角落里。亲兵们住习惯,也就不在意了,而别人也不会进入到亲兵的院落。小院子有着厚厚的墙壁,所有关键的会议和交谈,都发生这里。
为了隐蔽起见,这个院落不大,内里的房间也算不得宽敞。好在参加会议的人从来就不多,今天人数较多,也只有张涧、刘文标、
戏志才、岑涛、项奉和张涵。一张大桌子摆在正中,其他人分列两旁。
治中从事张涧是张涵的左右手,主管流民安置,张涵有事总爱与他和戏志才商议。张音是张涵的耳目,主管麻雀,负责情报。刘文标是刺史府的大管家,主管张涵的亲兵,负责内卫和参谋。岑涛已经管理族学六年,前年来青州的,现为安民从事,目前是张涧的副手,协助安置流民。项奉是张涵的财务总管。族学转而交给了张罗负责,家中的普及教育,被交由岑澜负责,而张律则加入到家兵之中。张家的家兵数量已经超过四千人,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这几年来,族学不断把优秀的毕业生,送到青州来,担任张涵的亲兵。张涵的亲兵已经发展到三百多人。亲兵本是族学中的矫矫者,随侍在张涵左右,张涵对他们更为熟悉了解,他们也得以在参谋上进一步学研究。然后,张涵会把亲兵再派往各个关键位置。比如说,张涵给张、张律和伍子方各配备了一组参谋。毋须讳言,这也是为了加强张涵的控制力。内卫是张涵这几年新组建的一个部门,主要负责内部监督。在张涵的示意下,刘文标在亲兵中发展了少数内卫。当然,在亲兵中发展内卫,只是权宜之计。
张涵自然不会介绍这些,在坐的彼此都认识,如今只是简单地重新认识一下。
“阳的势力可分为三股:以十常侍为首的宦官,以大将军何进为首的外戚,及以党人世家为首的士大夫。
其中,宦官势力最强,他们依附于皇权,只要灵帝信任不变,他们的地位就无可动摇;士大夫势力最弱,治理国家却离不开他们。外戚势力居中,为两者所拉拢,也膨胀很快。这却不是陛下所愿意看到的……”
张音平淡的声音在屋子里回荡,他正在讲述着阳的形势。
黄巾之乱中,得利的人很多,党人自由了;世家土地私兵双丰收;但得益最大的,就要属何进了。将作大匠、河南尹是很有权力,但不过是九卿之一,与大将军比起来,就差远了。大将军位在三公之上,仅次于太傅,统领大汉国所有的军队。历来外戚都是以此来掌握朝政的。去年,何进的弟弟何苗还讨灭了阳贼,被拜为车骑将军。何氏权势之大,盛于一时。
本来,这也稀松平常,外戚掌权是大汉国的惯例。灵帝身体不好,长子刘辩为何皇后所生,刘辩的舅舅何进掌权正是符合惯例,对皇位今后的平稳过渡,也是有好处的。
然而,问题出现了。灵帝这辈子最喜欢的女人,不是死去的宋皇后,也不是现任的何皇后,而是王美人。这个王美人也为灵帝生下了一个儿子刘协,何皇后感到了威胁,就想办法毒死了王美人。灵帝爱屋及乌,也恨屋及乌,他想把皇位传给王美人的儿子。
而就在这个时候,何进广招海内名士,令灵帝大为不喜。何进招揽的名士中有很多是党人,及倾向于党人的。灵帝从来就不喜欢党人,他觉得,士人们拉帮结伙,是对皇权的威胁。黄巾之乱的时候,灵帝为了避免党人与黄巾合流,被迫赦免了党人,但他并没有改变看法。而且,何进任大将军,是他买通了十常侍,也是灵帝迫于黄巾大猖。大批名士投入其门下,何进的势力迅速膨胀。何进势力越庞大,刘协继位的可能就越为渺茫了,灵帝对此深感不安。于是乎,灵帝正想方设法在削弱大将军何进的权力。
不过,在储君的问题上,三股势力的立场是相同的。何皇后是宦官一手扶立的,何苗与张让还是儿女亲家,何进与宦官素来交好。更重要的是,王美人之死,十常侍是出了大力的。宦官决不会支持刘协。而嫡长子继位是传统,天经地义。若是刘协继位,年纪幼小,又无得力的外戚,势必会更加依赖宦官。两次党锢,党人与宦官之间结下了血海深仇,两者势不两立。士大夫也不会支持刘协继位。
“……,大将军的地位似危实安。不过,士大夫拉拢何进,实则是为了利用他,并没有看得起他……”
何进只是个屠家子弟,士大夫们瞧不起他。何进求婚于长史王谦。按说,王谦是何进的属吏,有主从只分,与大将军结姻应是求之不得的,但王谦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何进。由此可以看出,名士们并没有把何进放在眼里。
戏志才坐在胡椅上,有点别扭,但他很快就津津有味听起来,临距离阳1800里,消息从阳传到临
ps:汗
另外.说一句.从‘何进只是个屠家子弟,‘开始.我都是给删除后.再发的.以后的.都不算字数
这个5024字有点太敏感了.特地解释一下
明天的更新.我就不说了.反正肯定有一章――预候.真是
手机问:httpp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