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活人令 (第1/2页)
当!当!当!青州刺史张大人有令:
凡身为擅长捕鱼者,无论青州本地居民,或举家移居青州者,或有青州本地可信居民做保者,皆可至各地官府,申请领取一艘百石以下海船及捕渔网具,同时,须在三年之内平均每日交纳若干石鱼――百石大船日缴十石鱼,依此类推。到期后,即可获得该船……
当!当!当!青州刺史有令……”
更夫老田眯着眼睛,缓步走在临的大街里巷只,这些道路他已经走了十多年,早已经熟悉的不能再熟悉,闭着眼睛都能走,他边走边敲锣大声呼喊,沙哑的嗓音回荡着飘进千家万户。同样的命令已经传往各郡国,不久以后,这个命令就会传遍青州了。
正走到一个拐弯处,老田刚要转弯,身后“咚咚咚”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只大手从身后伸过来,一把揪住他的衣服领子,险些没把他的衣服拔下来。
“别别别!老田是个正经人,不好这口!”老田一惊,连忙叫道。
“呸!好这口也不会找上你老田!”
听到这个有几分耳熟的声音,老田偷眼打量,这才发现这人认识。
“干嘛!”老田一使劲,把衣服拽了回来,“李大兄弟不去干活,想学人家抢劫啦,老田就这身衣服,可不能给你!”
“嘿嘿,田哥,我这不是着急吗?一时没注意分寸,您大人有大量,别跟我一般见识……”
老李也知道是自己无礼了,赶紧说了几句小话。
“行啦,行啦,下次小心点儿就是,别老这么毛毛躁躁的,若是把我衣服拽坏了,你给赔呀?”见李家老大明显有事求自己,老田也乐得拿上一把。
“是是是,都怪兄弟不小心……”
老田也不敢真的惹恼了李家老大,见他说了小话,便就坡下驴,“李大兄弟,有事你就说,做哥哥的能帮,就绝对不会让你失望……”
这样空口白牙的漂亮话,李家老大当然不会当真,“是是,就知道老田仗义,我想问问你刚刚喊的,可是真的?”
“那是当然,刺史大人的命令,我敢随便乱讲吗?”老田有点不乐意了。
“可哪儿有这么好的事情,天上可不会掉大饼!”李家老大还是有点不敢相信,只听说官府管黎民要钱的,什么时候,官府让他们这些小老百姓占过便宜。
“嘿,这不就是大饼从天上掉下来吗?”老田笑而不语,故作神秘,摆明是卖卖关子。不过,在李家老大的逢迎下,老田很快就吐露了实情。
原来,冀州张角带头造反,把中原腹地打的是一踏糊涂。冀州成了战场,那人命就如同蝼蚁一样不值钱。许多冀州人被迫就逃到了青州来。张刺史是个好人……
李家老大在这里打了个岔,好人个屁,听说青州大小官吏里,就他最能搂钱!老田倒未必支持刺史,但李家老大肆意打断他的说话,还否定了他的话,不免有些生气了。于是,老田就反驳说,搂不搂钱是人家的事,与你有什么关系,搂的又不是你的钱,这总是给人条活路……
李家老大有求于人,这场争论自然以老田的胜利而告终。
“……,刺史大人是个好人,”老田斜睨了对方一眼,才如斗胜的公鸡一样,继续说下去。
青州的流民本来就有不少,这一乱之下,就增加到了几十万,这些人是要吃饭的,张刺史就是再有能耐,他也变不出粮食来,张刺史心善呐(李家老大忍辱负重,撇撇嘴,不与他一般见识),看不得死人,就把主意打到了捕鱼上了……
“张青州打的还真是好主意,”左丘亮冷笑一声,把布告扔在了书案上,“他那是金船,还是银船,一艘船就值一万石鱼!难道他姓张的把别人都当成是傻子不成?”
“亮儿,”左丘林淡淡地瞟了儿子一眼,他知道儿子是对张伯润有所不满,这小子,还是年轻,不明白‘此一时,彼一时’的道理,“张青州不是傻瓜!”
左丘林的声音不高,话也不重,左丘亮听了,先是脸上一红,随即又白了――张青州不是傻瓜,那就说他是傻瓜了。不敢对父亲发火,左丘亮却咽不下这口气。
“父亲!难道儿子说的不对吗?”
左丘林无声地叹息了下,儿子再不好,也是自己的儿子,“这船是不用先给钱的,青州濒临大海,四处都是渔场,出海捕一趟鱼,短则一二日,长则五六天,便可归来,除了上交的部分,剩下的也足以养家糊口了……若你是个普通渔户,你想不想去?”
“可是,父亲,跑马行船三分险,出海不是那么容易的……”
“嘿,他们本来就是渔户,哪儿还在乎这个?!再怎么样,大船也要比小船安全些儿……”
左丘亮不说话了,眼睛眨呀眨,不知在盘算什么,嘴角露出一丝微笑。知子莫若父,左丘亮的小心眼瞒不过父亲,左丘林重重的哼了一声:
“亮儿,你少出去惹事,张青州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这几年碰到他手里的,没有一个落了好的,不死也要扒层皮,就连齐王府不也一样退避三舍?听说,前一阵俞县一把大火
子烧死上万人,真要惹出事情来,可别怪父亲不肯帮
“是,父亲大人!”左丘亮的笑容一下就不见了,整个人如同泻了气的皮球,有气无力的应了一声。
左丘林还是放心不下,又叮嘱了句,“你可千万别去惹事!张青州肯定挖好了坑,就等着有人往里跳,好杀鸡给猴看呢!”
――――――――――――――――――――――――――――――
这是一个好天气,天高云淡,温暖的阳光洒下来,照得人身上暖洋洋的。一望无际的湛蓝的大海,一道道波浪不断涌来,拍打在船舷上,喷涧出雪白的泡沫,一只海鸟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曲线,宋文明昂首远眺,依然是海天一色,不由失望的摇摇头。
“宋大人,别急!看到海鸟距离岛就不远了!”船老大福伯大声笑道。
“嘿,”宋文明有点不好意思,“福伯,我算什么大人,一个小屯长,叫我宋屯好了!”
“呵呵,那老朽就托大了……不过,屯长是百石,也不是斗吏了。何况,宋屯前程远大……”
常跑海的人,性格豪爽,见宋文明真心实意,福伯就应了下来。
“福伯,但愿能借你吉言。对了,福伯,你说前面的海牙子真的会有淡水吗?”
“嘿,这里我还真不熟悉――平日捕鱼是毋须出来这么远的,只是听别人说过有。不过,宋屯,你不用担心,讨海人不会在这样的事上说谎的。既然说是有,那里就肯定有水……”
“那就好!那就好!”
宋文明若有所思,若是发现了淡水,这就是最后一座岛,然后便可以返航了。在海上漂了半个多月,一想到回家,想到结婚不久的妻子,宋文明的心里就热了。
“宋屯!”
“哦,福伯,有事你就说!”
“宋屯,我是想问问,这么远的地方用得上么?平日里讨海人是不会走出这么远的。”
“哦,福伯是说在各岛设点征收海鱼的事……”
渔船需要及时处理捕到的鱼,并上缴所须的鱼货,但这样一来一往往往会浪费很多时间,张涧有心在渔民常去的渔场附近海岛上,设立鲍鱼肆,就是腌咸鱼的作坊,渔民可以在这里上缴,然后,集中用大船把咸鱼干运回去。这样一来,既方便了渔民,也可以方便自己的流民船队。同时,鲍鱼肆也能为老弱找点活干。
宋文明笑了,“福伯,你想啊,现在青州才有多少条渔船,治中大人要造很多很多大船,将来这里的渔场肯定不够用,不够用了怎么办,不就得向外扩张了,这是有备无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