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黄金的终焉(四十二) (第1/2页)
——不相信未来就不会有开始。
如此的反驳出口之前就被罗兰自己咽了回去。
他举例的对象是地球和那里的人类,李林则是直接透过根源之涡读取亿万年来不计其数的种族和星球。
数量庞大的铁证面前,没有任何证据可以支撑的可能性连讨论的价值都没有。
“如你所说,人类要活下去,只能不断扣动扳机。过去也曾经有人意识到应该打破这个循环,探寻不扣扳机也能生存下去的道路。结果却没有一个成功过。”
所有杰出之士都曾经尝试找到一条能回避弱肉强食矛盾螺旋的道路,他们中有纯粹的理想主义者,有抛妻弃子进行苦行的宗教家,有以超人意志和手腕贯彻理念的政治家,也有用暴力手段来实践理想的革命者。
所有人无一例外,最终都在现实面前败下阵来。
并不是他们的理念不够好或太深奥,民众无法理解赞同他们的理念,民众虽然会盲目会狂热,有时候还会干出一些让人嗔目结舌的行为。作为个体,他们还是有基本的是非观念和善恶基准。被问到“和平共存好还是天天打仗好”,除了极少数真正的狂热份子,都会选前一项。但被问到是否愿意实践一条知易行难的理想之路,他们的反应是回避问题,默默继续原来的道路。
有一条轻松的道路摆在眼前时,会选择另一条遍布荆棘且充满未知的道路的人总是少之又少。
“对人类与世界过度期待本身就是错误。不会改变、也不会学习。不管创造了多么辉煌的文明,建立了多么强大的国家,从黑暗中诞生的事物还是会回到黑暗中,一切不过是闪光一般的幻影。”
事实正是如此,不然也不会有人吐槽“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教训就是从不吸取教训”。
一次,哪怕只有一次例外,世界也不至于如此残酷,今天的灾难也没有机会降临。
这样的例外从未出现过。
“既然不想改变是他们的愿望,此刻发生的事情也只是回应所有人的愿望而已。”
“你是想说,这其实是给不想改变的人们的报应吗?”
“如果你认为那是报应,那就是吧。”
连恶意都没有的声音让罗兰如梦初醒般抬起头来。
他终于理解了,记忆管理者为何会给予他那样的试炼,为何又会在最后给出那样的告别。
不是因为在通过众多残留思念组成的通道时需要坚持来保留自我,那固然困难且充满危险,但和眼前的试炼相比根本算不了什么。
彻底的虚无主义。
自始至终,眼前的李林主人格一次都没用“我”这个自称过,同时对罗兰的话语也没有表现出任何感情反应,就连预计会激发出他些许情感的“报应”一说也没有得到预期中的效果。
稍加思索,便不难推测出答案。
没有感情本就是军用人造生命体的重要指标,为此甚至从基因层面直接进行操作,最后能成为合格实验体的,当然是情感反应最接近零的个体。而从李林的反应来看,除了先天的情感缺失,恐怕他还有精神层面的无痛症。
不清楚是先天性精神疾病还是后天为了应对险恶的生存环境自行培养出来的特质,总之李林恐怕感觉不到精神上的痛苦,就算感受得到,那种感觉恐怕也极度稀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