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第一次抉择(三) (第1/2页)
林若听到张良这话,当下长大了嘴巴,不敢置信地看向张良,韩信竟然是这样的一个人?可是历史上写韩信不是说他骄傲自大,目无尊长吗?甚至不知道急流勇退。
看到林若的反应,张良当下笑了笑说道:“阿若,你当年看过阿信写的《用兵》,你该知道《用兵》这样的一本实用型的兵书,绝不是那些骄傲自大的人可以写出来的。阿信最大的优点,也是最大的缺点。他太相信别人了,当然这个别人并不是指敌人,而是自己人。阿信带兵十分讲究和士兵们共患难,同吃苦,赏罚分明,言而有信,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帅才。他的统兵能力是我见过的最强的一个。他能让一支松松垮垮的队伍变成一支嗷嗷叫的部队,他能让一支从来没有打过胜仗没有士气可言的队伍变成一支百战百胜视死如归的队伍……他善于找出敌人的缺点,也擅于发现敌人的优点,并且能把敌人的优点变成缺点……”
“在鬼谷学习的时候,其实师兄弟三个人当中,就属于我的话最少,人最沉闷。阿信是我们三个的开心果,他总能想方设法地整出一些小动作来,惹得我们哈哈大笑。想起来,还真叫人怀念当初的日子。”
“师父,那萧何月下追韩信是怎么回事?应该并不是历史上所记载的这样吧!”林若当下忍不住问道。
张良点了点头说道:“确实并非如司马迁《史记》中所言的那样。”
“那事实上是什么原因让韩侯离开高祖?”林若忍不住问道。
“我们三个人当中,阿信是师父收上山最迟的一个弟子,我们与阿诚分别下山后,他才下了山,他比我们迟上山四年,也比我们吃下山四年。”
“我们下山后,遵照师父的吩咐,相互间要装成互不相识的路人。阿诚在沛县当了一个狱中的牢头,天天和犯人打交道,他说过在乱世当中,敢于触犯法律的人,都是一些活不下去,不得不铤而走险的有才能的人,他当这个牢头目的就是能够交结天下间有才能的人,这样为他日他辅佐明主打天下笼络人才。”
“我回到了下邳,依旧隐居在山中。对我来说,天下的纷扰权势根本就是过眼烟云,我更向往十年来鬼谷的平静的生活。在下邳我结识了霸王项羽的项梁,也和项家有了一定的交情。陈胜吴广起义后,秦朝果然和师父所预言那样乱了起来。在项梁的帮助下,我们找到了‘韩王’并且复国了……”张良絮絮叨叨地说出了当年那些陈年往事,说到最后,他感慨地说道:“其实当年,倘若不是阿诚来书召唤我,加之我对项羽的观察,知道项羽太过于善良并非成大业之主,否则我会一直留在项羽的幕下的。”
“在阿诚的精心设计下,我和高祖‘偶然’相遇了。也许阿诚曾经在高祖的面前将我说得天上有地下无,因此第一次相遇,高祖就拉着我的手,非要拜我为师,我自然不肯,他便推求其次,与我叙谈天下大势……不得不说,高祖是我见过最有领导魄力的一个人。他身上有一股让你震慑的霸主之气,还有一股让你为之臣服的王者之气……他为人处世不拘小节,为求胜利,不怕别人戳他脊梁骨,比起霸王的那股子傻得可爱的善良,他确实很合适结束这个乱世。经过几次的推脱,我还是最终被他的诚意所感,为他设谋,成了他帐下的智囊。回想起来,这一切似乎都是师父设想的那样。”
“我们三个人,一个精于内政,一个精于奇谋,一个精于领兵作战,得到我们三个便可以得到整个天下。这也正是师父为什么要让我们三人共同辅佐一主的原因了。”
“师父,范增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他比起你来,谁更厉害一些?”林若突然间想到了项羽身边的范增,忍不住问道。
“你说霸王身边的那个小眼睛的小老儿吗?他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他在战场上奇谋不断,秦朝的江山绝大部分是毁在他的手里的。不过这个小老儿的心眼很小,空有一身才华,根本不了解霸王心中的想法,一个劲以长者自居,如同一个父亲一样教训霸王……你可以想象得到,霸王心中对他有多么的厌烦。”
“所以在霸王大业最顶峰的时候,那小老儿被霸王赶走了,结果弄得吐血身亡,还真的很惨。哎,其实这范增老儿虽然不好,可是却也是一个忠心耿耿的人,我一直对王平用离间计这样的毒计来对付这个老臣子,心中很是难受。”
张良说到这里,眼神不由暗淡了下来,心中不由生出了一丝丝悲悯之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