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谁明智者心 (第2/2页)
刘秉忠听到宗正一语中的的回答,不禁触恸非常,很少人能够解懂当中的精妙心思,故而,刘秉忠没有了之前的冷淡,倒是对宗正有些好奇了。
回答之际,宗正往书架望去,见偌大书架只有三本书册,不禁燃起好奇之心,便不经意地往书架而去。
宗正来至书架前,本想伸手取来三本堆放一起的书册,意识到此非正礼,便回转身去征求道:“刘将军,不知我可否看看你书架上的三本书册?”
刘秉忠并未拒绝,倒是欣然答应。
宗正见刘秉忠应允,便伸手取来三本书册,第一本书册乃是佛经,见到此书册,宗正恍然大悟,终于解去进帐之初的疑惑。
拿开第一本,第二本是儒学;宗正并未翻开,只是看了看书名,随即又拿开第二本。
第三本书是道经。
宗正看着手中三本书册有些惊讶意外,三本书册,一本为佛经,一本为儒学,一本为道经,偌大书架只有三本书册,想来这三本书对于刘将军甚是珍贵;三本书册的书页豆有些卷曲,并无灰尘,想来,刘将军应该经常阅览。
“为何将军只读这三本书?”宗正心下好奇,不禁询问道,
“有此三本书,治理这天下便足以。”刘秉忠回道,
此言一出,震诧宗正,不禁暗思“何以三本书有如此厉害?”
“梅少侠今夜前来,不会只是为了观瞻我的居所吧?”刘秉忠忽而问道,
宗正将三本书册的秩序依着原样叠回,并小心翼翼将三本书册放回书架,谦逊有礼地来到刘秉忠身前,挪过一把矮椅,坐于其上,正对着刘秉忠回道,
“实不相瞒,今夜前来,是为了诈死之局而来。”
刘秉忠早就看出了宗正的来意,也预料到宗正必会前来拜访自己,故而并未过多意外。
“既然,你不愿插手此局,为何又要过问?”刘秉忠反问道,
宗正立即解释道:“非也,晚辈今夜前来并不是要过问将军设局之事,只是,心中有所顾虑,怕.....”
“怕我坏了大事?”宗正还未说完便被刘秉忠插入一句似是而非之问。
宗正觉着在刘将军之前,怕是瞒不过,便不再掩饰,倒坦然承认。
“哈哈哈哈。”刘秉忠大笑了几声,复又端严凝肃地回道,
“你放心,大王既然将此事交付于我,我自然要把它办好。”
虽然如此,宗正还是不放心,便又想提点些什么,刚道出“只是”二字,便又缩回了口,他似乎意识到,自己的担心有所多余。
不过,‘只是’二字还是被刘秉忠听到,为了让宗正放心,又不会让他知道当中具体细节,刘秉忠便委婉说道,
“谋局之关键在于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只有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由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那么谋局才能成功,即所谓的天时、地利和人和,不知,梅少侠对我所言是否存有异议?”
宗正听到刘秉忠所问,不禁暗生愧意,脸上微红,一阵惭愧,他听出了刘秉忠的弦外之意,此一言将自己所虑尽消,不禁感叹刘将军的智慧及胸怀。
“前辈所言饱含谋局精髓,晚辈惭愧!”宗正望着刘秉忠,弱弱回道,透过刘秉忠深邃的眼神,宗正感到自己与面前这位智者相比,终究过于稚嫩,心中既是敬佩,却也无限忧虑。
“梅少侠智谋胆识非凡,如此年轻便武功卓绝,功力深厚,实在是当今罕有的人才,那夜所论计策,当真令我佩服,不知令师何人?我倒是好奇,究竟哪位名师能够**出你这等近世罕见的人才。”刘秉忠对宗正一直心存疑惑,那日出手相帮,是因为他看出了宗正计策并无问题,也相信宗正此番确实是全心全意协助忽必烈摆脱困局,只是,他觉着宗正如此聪慧之人,必是留有深计。便想趁着此番他亲自拜访的机会试他一试,便如此问道,
宗正乍听,明意是夸奖,实际上心中清楚,刘将军已经对自己起疑心了,在这位智者面前,他不能随意一说,也不能据实相告,故而,一时不知作何解答。
恰在此时,帐帘掀动,张柔和董文炳两位将军走入帐中,二人见宗正亦在其内,便打了声招呼。
宗正想着刘将军定是有事同两位将军相商,便趁机告辞。
三人确是有军机大事相商,便没有挽留宗正,刘秉忠未得到宗正回答,却并未显露不甘之色,似乎,一切都在自己把控之中一般。